首页 置换 选车 估价 问答 生活 经销商 车管所 汽车资讯 汽车销量 车牌查询 今日油价 天气预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文化 > 浅谈:河北梆子的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
浅谈:河北梆子的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4-06-30 06:02:55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对北方影响较大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河北梆子的艺术流派是我们了解梆子戏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三大艺术流派的特点。

  直隶老派

  从河北梆子的形成到兴起,其间曾出现过三个大的艺术流派。一支为直隶老派,一支为山陕派,这两派统称为京梆子。在这两派之后,又产生了一个直隶新派,标志着河北梆子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每种流派都对河北梆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直隶老派,成长于农村,细分起来,还有南北之别,以上海为中心的河北梆子,谓之南派;以京、津为中心,流行于河北、山东以及东北三省的河北梆子,谓之北派。两派比较,南派略弱,北派较强。南派形成的时间,是在清光绪中期,是由北派派生出来的。

  直隶老派的特点,包括南北派在内,总的讲是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唱文戏的也会演武戏,文武不分,只是不同演员各有侧重而已。在剧目方面很重视革新,河北梆子时装戏的兴起,就是由直隶老派率先搞起来的。北派的唱念,基本上是以直隶语言为基础,留有一些山陕韵味。

  演唱上讲究平稳、舒展、刚劲、质朴,尚简练,不尚花哨;而南派的唱念特点,虽然也以直隶语言为基础,但在唱腔上却较多地保留了原系山陕梆子的"二音"假声花腔,并重婉转柔美之趣,这种假声花腔北派演员多不喜用,趋于淘汰。

  南派之所以保留了此腔,这与南方群众喜欢听它是分不开的。然而在念白中,却较北派更直隶化,很少有山陕韵味。南北两派尽管有这些区别,两派的共同之处,还是多于不同之处,毕竟都是直隶老派。

  山陕派

  山陕派主要是由来自山陕的艺人形成的。光绪期间,有较多的山陕梆子艺人(山西人居多)先后拥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这些艺人为了与直隶老派梆子演员合作演出,同时也是为了博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登台献艺之前,必先经过短期的改弦更腔的改造,这种改造,当时谓之“治扭”。山陕艺人唱的这种经过"治扭"的梆子,自然与地道的直隶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带有浓重的山陕韵味。

标签: 河北梆子 三大 艺术 流派 特点
相关推荐RECOMMEND
梅干菜的危害(梅干菜的由来)
梅菜干(梅干菜)这三字一提起,脑海里就会一闪而过梅菜扣肉、梅干酥饼、梅菜焖鸭等等佳肴,可谓是深得人心的一味食材,好的食材总是需要时间等待,梅菜干制作过程需要走过三蒸俩晒,让它彻底乳酸发酵后晒干溢出朴实...
七夕节是又叫乞巧节吗(七夕节的来历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这一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对于情人节这一说法,一些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乞巧,所以是真正的女儿节。还有...
骂人二百五的由来(为什么是一个骂人的词)
在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方言,各不相同,有些方言说得慢了,或许我们还能听懂一二,但是有些方言就算说的慢了,我们听的也是一头雾水,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样,完全听不懂。但是有一个词可以...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节日是什么(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遗产是哪个节日)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节日是什么?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六月二十三什么日子(六月二十三将至)
#打卡挑战局##奇妙的冷知识#​导读:六月二十三将至,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怎么说?俗话说“大暑不雨秋天旱”。农历六月二十三,处在大暑节气前后,正是天气炎热,酷暑难耐的三伏时节,地里的庄...
仲冬是几月份(农历一年的各月份划分)
仲冬是几月份?仲冬,也称中冬,指的是冬季第二个月,即子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对应农历十一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仲冬是几月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仲冬是几月份仲冬,也称中冬,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