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置换 选车 估价 问答 生活 经销商 车管所 汽车资讯 汽车销量 车牌查询 今日油价 天气预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科技 >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
更新时间:2024-07-07 12:35:35

运动系统解剖和生理

运动系统是由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组成。

运动系统的任何损害均可引起运动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

  • 皮质脊髓束:经放射冠通过内囊后支下行→大脑脚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腹侧锥体部交叉(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束→终止于不同节段的脊髓前角。
  • 皮质脑干束:经内囊膝部下行→脑干各个脑神经核平面交叉到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2

  • 脑神经运动核仅有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由单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其余均由双侧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3

  • 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接受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传来的冲动的最后通路。
  • 脑神经运动核发出的轴突组成的脑神经→所支配的肌肉。
  •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

下运动神经元是接受锥体系统、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传来的最后通路,支配肌肉的活动。

锥体外系统
  • 皮质—脑桥—小脑系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4

  • 纹状体—苍白球系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5

  • 广义的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统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的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
  • 狭义的锥体外系统即基底节。
  • 纤维联系广泛,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的核团、脑干的一些核团、小脑和脑干的某些网状核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纤维。
  • 锥体外系统的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动作及反射性运动。
小脑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6

  • 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脑受损时可出现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等。

运动系统损害表现

运动系统损害的表现包括瘫痪、肌萎缩、肌张力改变、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和步态异常

瘫痪

表现为肌肉无力,是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减弱。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7

包括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8

肌萎缩
  • 神经源性肌萎缩 →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导致
  • 肌源性肌萎缩 → 肌肉本身的疾病导致
  • 废用性性肌萎缩 →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或长期不运动所致
肌张力改变

肌张力是肌肉放松状态下被动运动的肌肉紧张度。

包括肌张力增高和肌张力减低:

折刀样肌张力增高:主要见于锥体束损害,也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铅管样肌张力增高:是肌肉张力持续性增高,主要见于帕金森病;

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在铅管样肌张力增高的基础上肌肉出现震颤,可见于帕金森病。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9

不自主运动

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偏身投掷、抽动症。

共济失调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0

步态异常

1.痉挛性偏瘫步态:对侧皮质脊髓束受损。主要见于脑血管疾病,常常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像“挎篮”一样。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1

2.痉挛性截瘫步态(剪刀样步态):为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主要见于胸髓病变所致双下肢瘫痪,双下肢伸直,走路回弯费劲。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2

3.慌张步态: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4.揺步态(鸭步):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先天性髋脱位等。

5.跨阈步态: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或或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等。


运动系统损害的定位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定位

1、皮质型: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上肢、下肢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即单瘫;损害重时偏瘫。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3

2、内囊型:内囊是位于尾状核、壳核和丘脑之间的结构,有运动感觉和视觉传导束通过,损伤时出现“三偏”,即病灶对侧出现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3、脑干型:出现脑神经交叉性瘫痪。

中脑动眼神经交叉瘫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4

脑桥面外展神经交叉瘫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5

延髓舌下神经交叉瘫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6

4、脊髓型:出现截瘫或四肢瘫。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7

  • 高颈髓横贯性损害——四肢上运动元神经性瘫痪
  • 颈膨大损害——双侧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侧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 胸髓损害——截瘫
  • 腰膨大损害——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源性瘫痪

1、脊髓前角细胞:同侧节段性肌肉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在颈膨大单侧前角损害出现同侧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腰膨大一侧前角损害出现同侧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8

2、前根:同侧节段性肌肉迟缓性瘫痪,无后相后支感觉障碍。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19

3、神经丛:病变时常累及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引起迟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20

4、周围神经: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出现迟缓性瘫痪,同时伴有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疼痛。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必考点(生理及损害表现)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