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置换 选车 估价 问答 生活 经销商 车管所 汽车资讯 汽车销量 车牌查询 今日油价 天气预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生活 >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
更新时间:2024-07-02 20:38:29

所谓边塞诗,就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它最早起源于西周,发展于汉魏,兴盛于隋,到唐达到顶峰。据统计,仅《全唐诗》收录的边塞诗就多达两千余首,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火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1

虽然这些边塞诗是由不同阅历和心境的不同诗人所写,但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地方,即浑厚雄壮的诗歌特征,也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众所周知,盛唐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空前强大,文治武功极盛。这也就导致了盛唐诗歌,尤其是边塞诗,往往包含了诗人投身于社会和政治的强烈热情,以及自信自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盛唐气象的具体表现。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2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塞下曲六首·其一》,便是一首尽显盛唐气象,读后令人热血沸腾的边塞诗。它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是李白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创作的组诗作品《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在这首诗中,李白便以他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豪放的意境,为我们反映出了盛唐独有的气象。那么李白到底是如何具体反映盛唐气象的呢?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3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篇两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即五月份的天山仍然还是满山飘雪,没有缤纷的花朵,只有凛冽的寒气。这里的“天山”,也就是祁连山。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不同的气候,进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景象。所以当五月的塞下还在飘雪的时候,内地的五月却如韩愈诗中所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4

当然,李白这里不仅是为了突出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还有为了强调守边将士军旅生活的艰苦。于是便有了三四句“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即守边将士们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美好的春光,而现实中却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春色。我们说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加上《折杨柳》曲本来就凄凉,显然这里暗中还透露了守边将士们的思乡怀人之情。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5

然后,我们接着看诗的五六句“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它的意思是说,将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战斗,晚上就抱着马鞍睡觉。很明显,这里李白着重强调了军情的紧张急迫。而诗歌的气氛,也从前面的苍凉转变为了雄浑豪放。结合前面两句,不禁有一个疑问,李白为何没有继续去写守边将士的思乡怀人之情呢?

主要原因便是盛唐的精神风貌,即为国建功的英勇精神要大于闺中柔情。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白在诗的最后便写下了尽显英雄气概的两句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说明李白愿意用腰间悬挂的宝剑,去平定边疆,去为国立功。它表现的是李白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李白最好的七首诗(李白很豪放的一首边塞诗)6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相比较,李白还是有着很大优势的。据记载,李白“十五好剑术”,第一次出蜀也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来更是拜唐朝第一剑客裴旻为师,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如此霸气的诗句。不管怎么说,李白这首诗格调昂扬,雄浑豪放,尽显盛唐气象,读后令人热血沸腾。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