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置换 选车 估价 问答 生活 经销商 车管所 汽车资讯 汽车销量 车牌查询 今日油价 天气预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其他 >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
更新时间:2024-08-15 01:22:08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1

|古案卷宗/不定期更新/细雨丝竹(撰文)|

叔父到侄子家吵架,一夜之间变成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套在颈部的麻绳圈及遗体姿态指向上吊自尽,遗体上诡异的伤痕却掀起层层疑云。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桩发生在明代卫所世袭军户家庭内部的人命悬案。明代的"卫所"是一种军队编制体系,兵士为世袭军户,携带家属同住,平时开荒、屯田、驻防,战时奉调出征。军士及其家人大多来自外地,且同一卫所的人口通常来源于同一地区,迁到驻屯地之后形成卫所移民"社区",内部关系十分紧密。

明朝为卫所制定赋税、抚恤、封爵、教育、祭祀等完整的配套机制,卫所不但具有军事职责,还拥有本卫辖区内的人口管理权。到了明代中后期,卫所的军事功能渐趋式微,对于辖区内军户人口的管理权依然存在。本案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2

成化年间,京畿某卫所军户马家的当家人是马骥,其叔父马鑑对家产分配意见很大,叔侄间多次发生争执,关系紧张,终于闹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马骥坚持不分家产给叔父,并威胁要上报本卫所,把马鑑一家遣送回原籍。马骥扬言,他在卫所有人脉,没有他摆不平的事。马鑑不服,跑到刑部告状,将马骥的上述言行原原本本地上报刑部,要求处罚马骥。

结果证明,马骥确实有手段。刑部郎中谢廉听了他的辩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令将马鑑责打一顿——注意,打得不重。马骥说了什么?史料没有详细记载,个人推测是反咬马鑑诬陷、无理取闹之类。至于马骥的"人脉"有未发挥作用,更是无从揣测。我们只知道,谢廉打过马鑑,把马家叔侄转送到兵部,进行"联查勘问",以期厘清是非曲直。

兵部办事吏李纯负责送马氏叔侄去"后府"待审。途中,马骥再次展示他"混社会"的能力,说服李纯同意他和马鑑取保回家。获准担任保人的是同一卫所的军户,姓何,看样子和马家交情深厚。但是,此人的全名及身份出现前后矛盾的说法,是本案的未解之谜之一,留待后文再讲,暂时称之为"何某"。

李纯开立一张票帖,保人签字,马氏叔侄即告获释。正常情况下,李纯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回马家,履行看管护送的职责。可是马骥又建议李纯去保人何某家住宿,理由估计是何家住宅宽敞、马家人多拥挤什么的。李纯也答应了。何某带着李纯一走,就只剩马鑑一人与马骥相处,事态渐渐失控。而且我要提醒大家留意:从下一段文字开始、到马鑑的妻子刘氏登场为止,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都是马骥单方面的说法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3

马骥主动邀请马鑑回他的住所叙谈,争取拿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一家人闹上公堂、给外人看笑话。马鑑同意展开对话,跟去了侄儿家。当然,他没有忘记把自己的行踪通知妻子刘氏。

然而叔侄间的沟通进行得很不愉快,到后来完全剑拔弩张。这也证明刑部打马鑑的确打得比较轻,他行动自如,头脑清醒,还有力气和侄子大吵大闹。争吵中,马骥大骂马鑑,旧话重提:"你个老不死的,我要把你发配回原籍,还要教刑部打死你!"狠话喷出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马骥称,叔父大为恐惧,身为侄子,他很快软下脸来,破天荒地留叔父在他的住所歇息。叔父马鑑接受了侄子的好(?)意,有史以来第一次留宿在侄子的住所——记住是"第一次",史料原文使用"初"字,这一点很重要,看后文就能明白

另一边,刘氏到翌日天亮也没有等到马鑑回来,就去马骥的住所寻人。马骥答复婶婶:"我不知道叔父去了哪里呀!"马骥早起晃到别的地方去了吗?刘氏寻找半天无果,也查不到马骥离开侄子家的蛛丝马迹,心头疑窦丛生,折回马骥家,逼令他把马鑑的下落说清楚。

拖到午后,马骥实在无计可施,只好交待实情:"叔父昨晚在他的卧室自尽了!"他称,他安排马鑑独居一室,马鑑大概是把他说的气话"遣返原籍、交给刑部打死"当了真,恐慌过度,摸到一根麻绳上吊。他们天明之后才发现马骥不幸逝世。

刘氏惊闻噩耗,情绪激动,要亲眼看一看马鑑的遗体。马骥阻挠她行动,马骥的弟弟马骢出手与刘氏拉扯推搡,不让她看遗体。刘氏叫嚷起来,说她不相信马鑑会自尽,要报官查办。马骥听说她要报官,越发焦躁,跑出来阻拦。刘氏斗不过他一家子,跑回家搬救兵。于是,马鑑的儿子马贵出动,到法司指控马骥,怀疑他把马鑑骗回家实施谋杀,诈称为上吊自尽。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4

不过,法司采信了马骥的说法,认定马骥威逼叔父、致使叔父自尽,判决他杖责90、徒刑2年,李纯等6人因各自的不当行为处以杖责70。刘氏母子无法认同这个结论,案子上报至大理寺。

大理寺卿王槩阅览案卷,感到刘氏、马贵母子的质疑无不道理。本案主要有下列六大疑点:

第一,仵作验明马鑑的脊背、手臂遍布明显的"长、阔"伤痕。马骥一方主张那是马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磕擦伤,也许正是在试图上吊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马骥的主张,法司予以采纳。

但是,在王槩的经验中,从来没有上吊自缢者会出现这种大面积外伤。换一个角度,伤痕会不会是刑部责打马鑑所致?对于该种怀疑,刑部郎中谢廉予以否认。王槩经过调查,也认可谢廉的答辩,认为马鑑之死与刑部先前的举措无关,应该是认定伤痕不匹配。

第二,马骥为什么要支开李纯、独自领马鑑回家?次日在明知马鑑已经亡故的情况下,为什么刻意隐瞒、拖延?

第三,马骥一家为什么极力阻拦刘氏察看遗体?莫非他们害怕刘氏看出破绽——那些诡异的伤痕?

第四,明朝人夜间照明不像现代人这样便利,半夜三更、黑灯瞎火,马鑑初次入住别人家,临时起意上吊,请问他是怎么在那间陌生的客室内找到麻绳的?

第五,关于保人的身份,兵部办事吏李纯的说法前后不一致。李纯起初说保人是卫所典吏何淮,票帖上也签着"何淮"的大名,后续突然改口称何淮那天恰好去通州领月粮——明代卫所军户的一种物质待遇,所以实际上由他的儿子何欢做保人,只是何欢使用父亲的名义在票帖上签字而已。

第六,马鑑忽然寻短见的动机是否充分合理?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5

王槩驳回原判决,指令下级法司作全面调查,解答以上疑问。然而,第二次上报的案卷及判决基本上原封不动地照搬第一次的结论。王槩再次驳回,下级第三次呈报,内容依然如故……此案最终如何了结?我尚未查到史料记载,谨在此谈一谈个人看法,文末请各位投票,选出你认为最接近真相的观点

一、马鑑脊背、手臂上的伤痕问题。这些伤痕会不会是刑部责打马鑑造成的、而王槩存心包庇刑部郎中谢廉,践行"官官相护"?我们来看看明代的几种刑"杖":笞杖、杖、讯杖,长度均为3尺5寸,约合112厘米,算是"长"了;宽度尺寸最大者为4分5厘,约合1.44厘米,绝对说不上"阔"。

另外,上述刑"杖"的规定打击部位为臀、腿,而马鑑的伤痕都在脊背、手臂,位置不吻合。

并且,如前文所述,马鑑进入马骥的住所时依旧活蹦乱跳,完全没有身负重创的迹象。假如他当时已经是手臂、脊背"遍布长、阔伤痕"的状态,你相信他还能和年轻力壮的侄子马骥发生激烈的争吵吗?

所以在伤痕问题上,我倾向于赞同王槩的判断,即刑部只是做了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分寸的掌握上没有出现偏差,马鑑身上那些奇怪的伤痕并不是在刑部形成的。既然如此,伤痕的真相就只有一个——是在马鑑进入马骥住所之后形成的。

对此,马骥也不否认。但他关于伤痕形成原因的说法,不止王槩深表怀疑,我也觉得难以想象。难道马鑑上吊时没有在凳子上站稳、或者绳子断裂,他摔到地上、导致磕碰受伤,然后重新上吊成功?即便如此,仍很难解释大量"长、阔"——既长且宽的伤痕。因为在普通的家居环境下摔倒,几乎不可能造成这种形态、尺寸呈现鲜明规则性的伤痕。此类伤痕最有可能是因某种工具的击打而导致的,施暴者只能是马骥一家。你认为呢?

二、麻绳的问题。我感觉王槩的质疑也是有道理的。马鑑上吊是突发状况,在光线昏暗且不熟悉的居室里,麻绳还真不是说找就能及时找到的。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初次去别人家做客的情景。

莫非房内本来就有麻绳放在显眼的地方、马鑑凑巧被安排住进了这间置有麻绳的卧室吗?客观地说,这种巧合不能武断地加以绝对排除。然而,如果把"诡异的伤痕"纳入参考,我不禁要把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下调几个百分点——虽然不等于完全否定。你怎么看?

三、马鑑的自尽动机问题。个人认为马骥提出的动机站不住脚。他们叔侄"互撕"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马骥又不是第一次喷出那样的狠话,率先闹到衙司、把家丑公诸于世的还是马鑑。你说这个马鑑像是怕丢脸、怕麻烦的人吗?我看不像,似乎还是一个非常"难缠"的人。这样一个人,恐怕不会因马骥说出一句老调重弹的话就畏惧轻生。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6

四、马鑑留宿马骥家相关情节的真实性问题。王槩没有提出这一点,但我觉得,两个积怨已久的对头,正在恶语相向、吵得脸红脖子粗,突然180℃大转弯,瞬间冷静下来,一方挽留另一方住在自己家,对方也爽快应承——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高?我认为是极低的。

依照人之常情,当时的事态进展不外乎两种走向:1.马鑑察觉自己势单力孤,于是偃旗息鼓,回家呼唤妻子刘氏、儿子马贵等人齐上阵。他们住在同一卫所社区,距离不远。或者当晚回家休息、商量好,改日再"战",未为不可。可是我们都知道,事情并未向这个方向发展。

走向2,双方由口舌之争上升到撕打。我设想以下场景:马鑑一听马骥的话就火冒三丈,抬手一个大嘴巴子扇过去:"你胆敢威胁你叔叔?我教你认得你叔叔!"马骥的家人把他按倒,马骥一时冲动,抄起家里一根"长、阔"的大板子回击。受激愤之情操控,他一边骂不绝口:"我爹都没打过我,你敢抽我!我让你打我、我让你打我……"一边不断地击打泄愤,板子如雨点一般一股脑儿地拍在马鑑的脊背、手臂上,构成"长、阔"的伤痕。看来事情很可能是走到了这个方向上。

之后的事情有3种可能性:一是马骥失手致马鑑内伤气绝。马骥方寸大乱,面对婶婶刘氏的询问随口撒谎拖延,待与家人商议好对策,便找出麻绳套在马鑑脖子上勒紧,伪造上吊自尽现场。王槩判词没有就颈部勒痕的形状、颜色提出疑点,估计那时缺乏有效手段鉴定勒痕是生前形成还是死后形成;

二是马鑑被打得满身伤痕,声言要去告官,马骥面临故意殴打、伤害叔父的指控,伤痕就是显而易见的证据。眼看难逃法网,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拿出麻绳勒死马鑑灭口。

不管事实是以上二种可能性中的哪一种,马骥都谎称叔父上吊自尽,准备借助自己在卫所的"人脉"私了此事。阻挠刘氏察看遗体是防止她看到伤痕而报官。可是刘氏母子的战斗力强悍,意志坚定,马骥的如意算盘未能得逞。

第三种可能性则是马骥打伤马鑑之后恢复冷静,暂且把马鑑关在小屋里,自己则与弟弟马骢等家人紧急商量如何洗脱殴伤叔父的罪名。而马鑑在小黑屋又绝望又气愤,看出马骥"人脉"了得、心狠手辣,自己寡不敌众、翻盘无望,索性在马骥家里上吊而亡,给侄子制造官司,作为最后的报复。在此情景中,马骥对婶婶说谎、阻止她察看遗体的原因都与前二种相同。

明朝四大命案(明代家族纠纷出人命)7

至于事发之前马骥"支开李纯、独自领马鑑回家"的情节,王槩之所以提出来,应该是怀疑马骥有可能蓄意谋杀。但我认为可能性不大。马骥在叔侄之争中已经争得有利地形、害马鑑先挨刑部一顿小打,他有信心得到卫所的支持、有本事说服刑部倾向于自己,理应继续执行既定计划——假衙司之手"收拾"马鑑,而不是亲身铤而走险、布局谋杀。马骥想再同马鑑软硬兼施地交谈一番,如能促使马鑑放弃诉讼,自然更为有利。假如李纯在场,听见他威吓、哄骗叔父的话,终归很不方便、甚至不安全,因此他设法支走李纯,单独带马鑑回家,是合乎情理的。

还有李纯关于保人的身份说辞前后矛盾的问题,我认为这不是马鑑命案的关键因素,看不出二者之间有何逻辑关系。不管当天做保人的是何淮还是何欢、不管去通州领月粮的是何欢还是何淮,他们父子和李纯三人都身处现场之外,不能对马骥家发生的事施加直接影响,也不会是目击者。个人推测李纯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看护失职责任而改口,详情不明。

看完我的分析,各位读者老爷认为最接近真相的推测是哪一种?请投票:

1.马骥殴打马鑑,失手致其死亡,伪造上吊自尽现场;

2.马骥打伤马鑑后,为脱罪将其勒死灭口,谎称其自尽;

3.马骥串通李纯、何家父子等人,设局谋杀;

4.马鑑被马骥打伤后上吊自尽以报复马骥;

5.其他观点(可留言)

【更多古代探案故事可见于拙作《神探王妃》(笔名:浅樽酌海),第1-2册已由捧读文化分别与致公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作者简介:细雨丝竹,又名浅樽酌海,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金融从业者,文史控、推理迷、言情痴、考据癖,主要作品有唐代历史背景小说《神探王妃》、小说体传记《鱼玄机》,均已出版或签约出版。】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
相关推荐RECOMMEND
最终幻想14进度记录(最终幻想14已熬过十年)
喜欢玩RPG游戏的玩家估计都听说过《最终幻想》系列游戏吧,在过去的20余年中该系列游戏凭借着独特好玩的系统设定、个性独特的角色设定以及非常棒的游戏剧情一直吸引着众多玩家的喜爱。而这几年该系列游戏更是在...
越南新娘被抓案(新婚夜性侵新娘)
越南新娘被抓案?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一对新加坡夫妇的新婚之夜,一名伴郎在酒店套房内猥亵并性侵了新娘,于19日被判处7年监禁以及6下鞭刑罪犯的姓名并未被公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越南新...
如何让赛鸽在最佳状态出赛(做条的手法及关键)
如何让赛鸽在最佳状态出赛?做条是指对鸽子最外边的一或两根羽条的处理,目的是为了鸽子在比赛时能够有一双完整的翅膀,提高飞行速度赢得比赛,而采取的人工辅助的一种方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让赛鸽在最佳状...
仙剑三紫萱回忆录(仙剑三紫萱三位女娲后人)
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灵力溃散而亡,其精、气、神,衍化成三位上神,女娲便是其中之一!相传,女娲以土、水混合,附以自身血液和灵力,用杨柳枝条点化,依自己模样塑造,创造出“人”。而在仙剑系列的设定中,女娲后...
平价又好用面膜推荐排行榜前十名(那些年我用过的平价又好用的面膜)
泰国海藻面膜功效:深层补水保湿,收毛孔,提亮肤色减少面纹这款面膜是看林允用了之后种草的后面了解一下价格也不贵就入手了,当时还没火起来,后面发现真的是特别补水,面膜也很薄一精华超多,敷完拿下来也不会腻,...
王菲谢霆锋年龄差距多大(52岁王菲近照输给张柏芝)
近日,有狗仔晒出久未露面的王菲将合作王家卫的最新拍摄花絮,看起来已经53岁的王菲淡妆上阵,时隔28年再次与王家卫合作也让不少网友表示很期待,不过从现场拍摄的画面来看,已经53岁的王菲状态似乎并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