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置换 选车 估价 问答 生活 经销商 车管所 汽车资讯 汽车销量 车牌查询 今日油价 天气预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生活 > 文学的实践性问题(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
文学的实践性问题(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
更新时间:2024-07-04 21:46:44

文学的实践性问题?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P31—P32,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文学的实践性问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文学的实践性问题(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1

文学的实践性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P31—P32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中心,原题《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再思考》,摘自《哲学动态》2022年2期,罗浩摘

马克思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虽然只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但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因而“非常宝贵”。《提纲》中最著名的一条无疑是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第十一条与其他各条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前面十条的总括性结论。为此,马克思在手稿中特意画了一条横线将其与前面十条分开,这条横线标识出了第十一条在整个《提纲》中的独特地位。为了彰显《提纲》第十一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思想史价值,我们需要对其加以重新思考和阐释。

四种不同看法

在对《提纲》第十一条的当代阐释中,人们围绕“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互斥论、并存论、断裂论和互动论等不同看法。这些看法是否合理呢?

第一,互斥论。在这类观点看来,第十一条表达的是语义上的转折关系,“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相互排斥的。互斥论的理论风险在于把马克思置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这显然是在说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不但以改变世界为己任,而且实际地进行了反对宗教和政治制度的斗争。即便是沉湎于空想的青年黑格尔派,也自认为其哲学有着“颠覆世界”的功能,而且他们有着改变世界的坚定意志,甚至“不怕被治罪”。另外,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本身也具有解释世界的强大功能。因此,互斥论难以成立。

第二,并存论。并存论者认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不是互斥关系,而是并存关系,甚至可以说,“改变世界”要以“解释世界”为前提。马克思指斥青年黑格尔派“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这恰好证明他们有改变世界的强烈意图。因此,并存论者无法证成旧哲学“只是解释世界”这一问题。

第三,断裂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改变世界”的“新科学”之间有一种“认识论上的断裂”,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

第四,互动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新科学”就是一种新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不仅仅是并存关系,而是一种不可分的互动关系。

“往何处去”的问题与异化的扬弃

人类“往何处去”的问题,从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前的哲学家们误以为“往何处去”的答案在他们的头脑中就可以找到,民众只要理解了他们所揭示出的至善理念或绝对精神的展开逻辑之类的东西就可以掌握历史的奥秘——这种哲学以为只有精神、理念、思想、观念、意识等才是历史发展的积极因素,人民群众只是思想观念实现其自身的被动因素。

“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们不是主观上没有“改变世界”的愿望,也不是说在他们的理论中找不到试图改变世界的言辞,而是说他们的理论在归因上是错误的。哲学家们成功地概括了存在和本质、自由和必然、主体和客体、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之间的对立关系或异己状态,但他们认为这种对立的根源在意识领域,消除异化状态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人们的意识。

如果说“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观念、精神、思想、思维等类似的东西是引起人的行为并构成历史活动的动因,那么人类面临的种种异化状态的根源也就被归结到观念等思维性的东西。由此,私有制、雇佣劳动、资本、货币、商品等都将被视为受特定观念支配的产物,或者说都是观念的外化形式;若要改变或消除这些东西,只需要改变或消除相应的观念或思维就能瓦解这些现实事物的存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马克思称之为“通过纯粹内在的唯灵论的活动来消灭物质的外化”。

马克思将“往何处去”的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异化状态的问题。倘若异化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那么解决异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只需要确立起正确的意识。在此,马克思对“哲学家们”的逻辑脉络作出了归纳:改变意识的要求=解释世界=承认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之所以力图诉诸大规模地改变人们的共同意识进而改变现存的物质世界,皆是缘于他们头脑中错误的归因方式。按照马克思对其思维逻辑的归纳,他们只是在借助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世界。

“同步模式”与哲学问题的解答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肩负着解释世界的使命,但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同,它是立足于物质实践活动的地基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观念的改变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改变的结果,在现实的物质世界尚未发生改变之前,不可能带来民众在观念上的根本改变。马克思在考察历史、考察人类“往何处去”等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不是从“意识”出发,而是从物质生活实践出发;只有这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才是我们理解历史和解答历史之谜的正确方法。

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同步性,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就有一个经典的表述:“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

正是因为认识和实践是同步的,物质生活实践中的矛盾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维中,从而构成 “抽象的思维同感性的现实或现实的感性在思想本身范围内的对立”,这正是以异化状态为现实根据的主体和客体、自由和必然、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就决定了人类“往何处去”的道路和方向。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认为对思辨法哲学的批判所专注的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哲学问题的解答不单是哲学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在《手稿》中,马克思再次强调,“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解释世界的哲学之所以未能解决理论上的对立,“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做理论的任务”。解答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问题的关键不是靠解释来改变意识,而是靠改变世界的实践,只有改变世界才是解释世界的正确方式。就此而言,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才是整个《提纲》的主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

实践解答论的优势及其面临的质疑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可以证成恩格斯对《提纲》理论地位的判定,即《提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多维度地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原则,即认识与实践是同步的,理论问题的解决需在实践之中并通过实践而实现。其中,第一条阐明了认识论上的知觉问题的实践解答;第二条强调了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问题的实践解答;第三条阐述了“新人”如何可能的实践解答路径;第四条说明了宗教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诉诸实践;第五条解析了感性实践对直观和思维的根基性作用;第六条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在社会实践中的生成;第七条剖析了宗教情感的实践生成;第八条直接表达了理论问题的实践解答;第九条解答了不理解实践活动的直观唯物主义何以不能真正理解人类历史;第十条澄清了新旧唯物主义在立足点上的根本区别;第十一条是对整个《提纲》的理论总结。

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理论上也可能遭遇一些质疑,如证据方面的质疑,对同步模式的质疑,对哲学问题解答方式的质疑。对此,我们需要认真辨析并作出回应。首先,证据方面的质疑在于,将《提纲》第十一条理解为“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论”缺乏充分的证据;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文献解释其成熟时期的观点,这在证据使用上也是不恰当的。其次,对同步模式的质疑在于,认识在时间上既可以先于实践,也可以后于实践,马克思无论如何都不会刻意强调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同步性。最后,对哲学问题解答方式的质疑在于,一般而言,哲学问题都是些抽象的理论问题,理论问题只能由理论来解答,通过实践来解答哲学问题似乎牛头不对马嘴。这项质疑比较精准地表达了“只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们的看法,也是当前最流行的看法。因此,在革命性实践中消除哲学所发现的矛盾得以成立的现实条件,这就是哲学问题的实践解答。实践解答论是彻底理解哲学问题之性质的必然结论,也是马克思在哲学问题解答方式上所实现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